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沈阳站 > 中考报考 > 家长头条 > 正文
来源:中考网 作者:中考网整理 2018-02-05 17:55:02
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,“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,深化教育改革,加快教育现代化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”。应当看到,家委会选举出现“拼爹”“拼妈”现象,根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。近年来,无论是“幼升小”等升学挑战带来恐慌,还是教育“抢跑”引发课外培训火热,都说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的事项,影响极其深远,牵动着无数人心。这提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切关心教育事业的人,必须想方设法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,促进教育公平。(作者吴佳珅,原载《人民日报》,有删改)
中国文明网
家委会要实现职能回归
家委会的工作职责,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,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。也就是说,家委会的能力需求与家长的“高端”并没有直接联系,无论是曾经的名校博导,还是现任的外企高管,都不能证明他们能比一位负责的主妇妈妈更适合参与教育监督、组织活动等。相反,这种赤裸裸的身份家世比拼带来的,只能是普通家长的声音被忽视,正常的同学关系被破坏,孩子们的价值观被扭曲。
在记者的采访调查中,有老师坦言,选取家委会成员并非是看家长是否是“高富帅”,关键是看有没有服务学校和班级的态度,以及资源。这话看上去不错,却经不起深究。学校和教师工作与考虑的范围,应该是如何做好学校教育,如何通过家委会加强家校联系互动,至于去考量家长的“服务态度”好不好,“社会资源”多不多,甚至用学生干部的职位等教育资源作为家委会成员的“补偿”,如此种种显然与教育公平理念相去甚远。而且,这种明显带有交换性质的所谓“高端”的家委会,很难想象它能够公平良性地运转。
家校共建的前提,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应当有清晰的边界。家委会设立的初衷,就是要厘清举办者、办学者、教育者、受教育者、社会机构的权责边界。可以考虑对家委会的构成和定位进行重新界定,并以立法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和制约,限定各方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和权限范围,试点运行之后再进行推广,让家委会的职能回归,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(作者程序,原载中国文明网,有删改)
2018年沈阳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| ||||||
语文 | 数学 | 英语 | 物理 | 化学 | 政治 | 历史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